推薦簡章
更多>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是國家基本教育制度,關系到國家發展大計,關系每一個家庭的切身利益,關系億萬青少年學生前途命運。作為整個教育評價改革中難度最大、社會關注度最集中的領域之一,近年來高考改革成為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難點與重點。
不久前,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介紹,已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跡等五類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逐步取消95類地方性加分項目。截至今年9月,29個省份已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實施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加強和改進綜合素質評價、規范高考加分、實施強基計劃、推進高職分類考試、改革藝術體育考試招生……隨著一系列配套政策的陸續出臺實施,促進公平、科學選材、監督有力的體制機制更加健全,中國特色現代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更加完善。
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個性化發展,是高考改革的出發點和著力點。在此輪高考改革中,最明顯的變化是,增加了學生的選擇。從固定的文理分科,到可以自主選擇考試科目,高中開展選課走班;從單一的“一張考卷”,到建立統一的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新的評價機制記錄學生的成長發展過程;從志愿選擇有限,到“院校+專業”的平行志愿投檔模式,考生志愿與錄取實現更加精準匹配……事實證明,高考改革在促進學生知識結構文理交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因材施教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不斷強化高考命題的育人功能,為國家選拔優秀人才,是高考改革的深層次目標。作為“指揮棒”,高考命題逐步實現由考試評價工具到全面育人載體的轉變,實現由“解題”到“解決問題”的轉變。比如,圍繞重大時代主題,精心選材和設計試題,采用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呈現方式,在考試中巧妙融入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比如,創設新的題型,增強試題開放性,鼓勵學生多角度主動思考、深入探究,引導學生在學習和備考中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高考命題的變化,傳遞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的育人導向。
保障考試招生機會公平、程序公開、結果公正,筑牢教育公平的基石,是高考改革的底線和原則。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專項計劃累計錄取學生95萬余人,累計168萬余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越來越多欠發達地區的孩子有機會接觸更廣闊的世界;通過清理規范高考加分,實現了“大幅減少、嚴格控制”的目標,進一步提高了選拔的公平性和科學性。種種舉措的深入實施,讓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斷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從1977年恢復高考,到如今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發展階段,高考改革的腳步一直未停。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當前考試招生領域仍然面臨一些新情況、新挑戰,還需進一步深化改革,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相信中國特色現代教育考試招生制度一定會在實踐中日趨完善,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科學選拔人才、增進教育公平提供有力保障。(丁雅誦)
推薦簡章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06
25
廣袤田野,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們“以苦為樂”服務鄉村振興;產業一線,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的研究生們開展創新實訓;實驗室內,一批批研究生勇攀知識高峰……作為高等教育的最
03
07
兩會期間,有委員接受采訪時提出,目前職業教育普遍存在非興趣入學的狀況,年輕人對技術的追求缺乏熱情,不愿進工廠。一方面是一些年輕人不愿意進工廠,另一方面則是新技術
03
07
10年前畢業于某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的李銘周,早在頂崗實習期間就被一家上市公司相中,錄用為裝備車間的一線操作員。10年間,憑借敬業肯干的務實作風、“上手很快”的專業優
03
07
當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正處于快速迭代的關鍵階段,是難得的歷史機遇,但其對傳統的線性科技創新模式也提出了新挑戰。傳統的基礎研究評價機制更多關注研究本身的創新性、科學性和可行性,這樣的機制已難以滿足基礎研究支撐國家戰略和經濟發展的重大需求,需要尋求更加全面有效的評價方式。
03
07
近日,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文件明確提出“壯大鄉村人才隊伍”,進一步強調了人才培養對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為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擘畫了路線圖。鄉村振興,關鍵
03
07
作者:劉建徽(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西南大學分中心特約研究員)農業科技工作者是農業農村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