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簡章
更多>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2019年南京師范大學MBA招生簡章已經公布了,詳情如下:
一、工商管理碩士(MBA)項目介紹
1. 學校和學院簡介
南京師范大學是首批列入國家“211工程”、江蘇省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擁有百年悠久歷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和教學水平位于全國先進行列,目前正正著力建設“有國際影響的高水平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作為一所百年老校,名家大師輩出,文化底蘊深厚。李瑞清、陶行知、陳鶴琴、吳貽芳、徐悲鴻、張大千、唐圭璋、傅抱石等諸多蜚聲海內外的專家學者曾在此主政或執教。目前更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在此潛心耕耘,著書立說,培育后學。經過一代又一代南師人薪火相繼、身教言傳,歷史性地生成了“嚴謹樸實”的學術品格,育就了“以人為本”的厚生傳統,砥礪出“團結奮進”的拼搏意識,塑造了“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學校以“正德厚生、篤學敏行”為校訓,形成了“嚴謹、樸實、奮發、奉獻”的優良校風。
南京師范大學商學院溯源于1902年創辦的三江師范學堂的理財科,是中國最早設立商科的高等學府之一,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經濟管理人才。近年來,商學院始終秉持“正德厚生,篤學敏行”的校訓精神,以百年南師深厚的人文底蘊和經濟管理學科綜合實力為支撐,以 “培養商業精英、推動知識創新、服務經濟發展”為使命,以“相互尊重、自覺奉獻、求真上進、和諧包容”為文化價值觀,銳意進取,不斷創新,追求卓越,致力于培養具有“人文精神、國際視野、創新意識、社會責任、專業素養”的商界精英。
在學科建設上,南京師范大學商學院的工商管理學科于1996年獲批“企業管理”碩士學位授權點,是國內較早設立并從事工商管理學科碩士研究生人才培養的高等院校。商學院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覆蓋經濟學和管理學2個學科門類,現有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決策學、空間經濟學等二級學科博士點2個;企業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國際貿易學、金融學、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等學術型學位碩士點和工商管理碩士(MBA)、金融碩士(MF)等2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貿易、人力資源管理、金融學、市場營銷、經濟學、管理科學等7個本科專業,其中工商管理專業為“江蘇省重點專業”,已經形成了較為齊全、層次合理的學科體系結構。
在學科研究上,近年來商學院教師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8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5項,其中重點項目或重大項目子課題3項;國家軟科學研究項目3項。此外,學院教師還獲得了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項目、江蘇省社科基金研究項目等省部級研究課題25項。全院教師平均不到3人主持1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平均1.5人主持1項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總科研經費達到1500多萬元。高水平研究成果不端涌現,研究成果的質量不斷提高。近年來,商學院教師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中國工業經濟》等權威刊物發表論文100多篇,在SSCI、SCI等國際刊物發表論文18篇;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省部級獎勵23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7項。學院堅持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并重的原則,緊密圍繞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積極建言獻策。近年來,學院教師撰寫的《關于加快江蘇科教資源轉化 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的建議》、《促進江蘇服務外包發展的對策研究》、《江蘇省小微企業調研報告》等調研成果和研究報告先后獲得江蘇省委、省政府領導的批示,充分發揮了“參謀”、“智囊”的作用。
在人才培養上,學院始終堅持以社會經濟需求為導向,堅持“立足教育、面向社會、面向未來”的理念,以“國際化、專業化、復合化”為人才培養定位,大力倡導創新創業教育,形成了具有示范意義的教育模式,教學改革成果獲得多項國家級和部省級獎項。2017年獲江蘇省教學成果(高等教育類)一等獎。本科生每年獲批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30多項,先后獲得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金獎、銀獎和銅獎、“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作品競賽全國金獎以及10多項省級大學生創業計劃和課外學術科技獎,在國內同類商學院中處于領先地位,學生培養質量不斷提高;畢業生保持100%的就業率,一批優秀學生進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等世界一流大學以及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國內一流高校攻讀研究生。學院校友在江蘇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卓越貢獻。
研究生培養規模擴大,結構優化。學院每年招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近70名,專業學位碩士(MBA和MF)研究生120多人,博士研究生7人。學院研究生與本科生的比例為1:1.65,專業學位研究生與學術型研究生比例達到2:1。學院辦學層次不斷提高,人才培養結構逐步優化,研究生教育以學術型人才為主向以應用型人才為主轉變。學術型研究生近年來共發表論文300多篇,其中在權威期刊和CSSCI期刊發表的論文超過100篇;獲得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三等獎以上獎勵4項;獲得“江蘇省研究生科研創新計劃”18項;獲得江蘇省優秀碩士論文3篇,每年有8名研究生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研究生培養質量和創新能力明顯提升。
在服務社會上,商學院與蘇寧電器集團、學大教育集團、江蘇銀行、康緣藥業集團、江蘇省南京地方稅務局、江蘇經濟報社等20多個企業和政府部門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與一批中小企業和微型企業合作,成立了“百家企業基金”,面向高成長型企業形成了較為鮮明的社會服務特色。目前,學院與企業的合作領域較為廣泛,與南瑞集團、先聲藥業、康緣藥業、蘇寧電器、大亞集團等一批國內上市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開展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培養和經營管理咨詢服務。
在國際化發展上,學院堅持國際化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思路,一直注重高層次、多形式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等多所院校建立穩定的國際性人才合作培養平臺,舉辦高層次國際/國內學術會議,與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Vernon Smith教授等10多位外籍專家建立科研交流與合作,多位教師在國外知名大學擔任訪問教授和客座教授,在國內外產生廣泛的學術影響。現在30%以上的師資具有國外留學和訪學的經歷,一批年輕教師已經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較好地提高了學院的國際影響力。學院也組織博士、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在學期間到國外交流和游學。同時學院每年也培養10多名國外留學生獲得碩士學位和學士學位。
2. 工商管理碩士(MBA)教育項目簡介
南京師范大學MBA教育中心設在有著“東方最美麗的校園”美譽的南京師范大學隨園校區。學校還與中國醫藥城管委會成立了“南京師范大學中國醫藥城MBA學院”、與江蘇省南京地方稅務局成立了“南京師范大學稅務MBA中心”。
南京師范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教育項目秉持“GRIT”教育理念,即培養具有“G(Globalization)全球視野、R(Responsibility)責任擔當、I(Innovation)探索創新和T(Talent)精英素養”的高層次MBA人才,樹立MBA項目品牌發展戰略,即“面向需求,錯位發展;發揮優勢,凝練特色;精益管理,優化升級;創新發展,提升品牌”,致力于培養具有堅定政治信念、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高尚的道德品質和人文素養的MBA人才;具有戰略愿景、創新思維、優秀管理才能、良好溝通能力的MBA人才;具有全球視野、戰略愿景、創新思維的高層次MBA人才;形成了醫藥MBA、現代金融MBA、企業稅務管理MBA、文化教育MBA等人才培養特色。
南京師范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教育項目樹立品牌化培養思路,確立特色化培養方向。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在培養方案中設立了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營銷與物流管理、企業稅務管理、財務金融管理、文化教育管理等特色方向,以針對性培養人才從事企業職能管理及其綜合管理能力。同時,結合江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鼓勵創新創業的需要,開設了醫藥企業管理方向,形成特色鮮明的培養方向。
南京師范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教育項目制定了創新性課程設置。根據“視野寬、知識厚、技能精、修養高”MBA人才培養要求,培養方案中開設了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等公共學位課2門,商業倫理等基礎理論學位課4門,戰略管理等專業基礎學位課8門,管理溝通等選修課6門,醫藥經濟與新產業發展等方向選修課18門,入學導向、行業講座和專業實踐6學分,體現了課程設置的創新性。本項目實踐教育教學創新,大力開展案例教學,研究和開發的13個教學案例入選“中國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庫”,其中“江蘇AF智能交通公司稅務管理創新的探索之路”、“MLD手游公司登陸新三板前的稅收籌劃”、“制衡與分享:X跨國公司群體沖突中意見領袖的影響作用”、“大亞人造板集團有限公司的綠色供應鏈管理探索之路”等13個教學案例被評為“全國百篇優秀管理案例”。
南京師范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教育項目設立了全程化教育管理。培養方案中制定全程化培養管理體系,即“入學導向→制定培養計劃→課程學習→行業講座→確定雙導師→專業實踐→學位論文”。其中,“入學導向”注重培養職業素養、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制定培養計劃”引導研究生的學業和事業規劃,“課程學習”注重提高專業素養、創新能力和責任擔當等,“行業講座”強調拓寬知識視野,掌握管理前沿;“確定雙導師”突出人才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專業實踐”著重培養實踐創新意識和能力;“學位論文”注重培養實踐創新思維范式等。
南京師范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教育項目的學制學分采取國際化標準,制定了行業化實踐教育。我校MBA教育中心與中國醫藥城、南京地稅局、學大教育集團、江蘇省銀行業協會等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形成了現代醫藥MBA、企業稅務MBA和現代金融MBA等行業特色,并在課程內容、教學案例、著作期刊、電子資料、專業實踐(實驗、實習、掛職等)、行業講座、學位論文選題等方面均與這些行業緊密結合,注重實踐創新,形成了行業化MBA實踐創新教育模式。
南京師范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教育項目注重國際化發展。本項目配備了復合型國際化師資隊伍在培養方案中實行雙導師制,在醫藥、金融等企業聘任一批具有豐富實踐經驗、高綜合業務素質的專業實踐導師,定期實行動態優化師資結構;同時要求聘請10多位境外師資,保證師資隊伍的國際化水平。同時在人員互訪、合作辦學和科研合作基礎上,加強教學案例、教材、考評方法、師資隊伍等多種優質教育資源共享。近年來定期組織MBA研究生到加拿大魁北克大學、英國Glyndwr University、美國南加州大學等18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學習和交流,同時組織MBA研究生到華爾街紐約證交所、日本三菱電梯株式會社、意大利米蘭世博會、SolarMax、聯邦儲備銀行等20多個境外知名企業進行實踐學習和交流,拓展了MBA研究生國際視野,提升了MBA聲譽和品牌形象。
二、培養目標
以南京師范大學百年文化底蘊和工商管理學科綜合實力為基礎,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創新思維、戰略愿景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具有現代管理理念、高尚職業道德、熟練運營技巧的職業經理人;培養具有優秀管理才能、良好溝通能力和遠大發展前景的復合型人才。
三、培養方向
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營銷與物流管理、財務與金融管理、企業稅務管理、醫藥企業管理、中小企業創新與管理、項目管理。
四、報考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均可報考:
1.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經驗(2016年9月1日前獲得本科畢業證書);
2.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經驗(2017年9月1日前獲得碩士或博士畢業證書);
3.大學專科畢業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經驗(2014年9月1日前獲得專科畢業證書)。
(具體報考條件以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院正式公布信息為準。)
五、培養方式
培養方式為在職培養,采用彈性學制。學制為2.5年,最長不超過5年(含休學等中斷學習的時間)。成績優異的學員可提前到2年畢業。
授課形式:①周末授課;②每月集中授課。
六、學位授予
修滿培養方案規定學分,完成學位論文并通過答辯的研究生,經南京師范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通過后,授予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頒發教育部統一制發的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證書。
七、招生人數
130人左右(具體人數以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院正式公布信息為準。)
八、報名及資格審查 (具體時間以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布的時間為準)
1.報名
報名采取網上提交報考信息和現場攝像、確認的方式。
(1)網上提交報考信息(2018年10月10至31日 9:00-22:00 )
屆時請考生自行登陸“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報名,網址為: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z.chsi.com.cn/),按要求填寫、提交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再修改報名信息。
(2)現場攝像、確認(2018年11月9日至12日)
考生攜帶網上報名成功后生成的報名號、有效身份證件和畢業證書到南京師范大學確認報名信息(需考生本人親自前往),并進行繳費、照相,完成報名。
2.資格審查
考生報考資格審查于復試時統一進行,具體安排見網上通知。
3.打印準考證
2018年12月中旬,考生可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居民身份證參加考試。
九、入學考試與錄取
1.考試科目:
MBA入學考試分為初試和復試兩部分,初試由國家教育部統一組織,復試由南京師范大學組織。
(1)初試
初試科目為英語二(滿分100分)和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含語文、數學、邏輯,滿分200分)兩門,均為全國聯考。考試的具體要求見由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教育部考試中心、全國工商管理碩士教育指導委員會聯合制定的《2019年MBA聯考考試大綱》。
(2)復試
復試由南京師范大學自行組織,時間為2019年3、4月份(具體時間另行通知);復試科目為英語口語聽力、政治理論、管理和綜合能力。
2.錄取
學校根據考生入學考試的總成績確定錄取分數線,擇優錄取。
推薦簡章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02
06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同等學力申碩類型是免試入學,先學習課程后申碩。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在職研究生的招生方式是同等學力申碩,其課程班沒有固定的報名時間,只要報考學員滿足招生條件。全年均進行在線報名,報名入口為本網站。
02
06
擬調劑我院相關調劑專業的考生應提前登錄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查看《北京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復試要求及注意事項》做好復試前準備;確認接受復試通知的考生應在考生報考信息導入我校系統后,在規定時間內及時登錄我校研究生報考服務系統提交復試資格審查材料和繳納復試費100元人民幣,所需提交的審核材料(電子版)可下載。北京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復試要求及注意事項》的附件1查看,具體以系統提示為準。
02
06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MBA項目的目標和任務是:借助學校一流法學形成的治理優勢,培養具有自身特色的經濟管理人才并形成學科和專業優勢,這些特色的體現包括但不限于業態分析、技術轉化、產業配置、營商環境、比較經濟、數字經濟、違約管理、公司治理、法務會計、審計監督、商業風險、債務重組、經濟安全;近期有學員在詢問2025年中國政法大學MBA值得報讀嗎?小編已經整理好了詳細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02
06
據了解,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在職研究生采用同等學力的方式對外招生。此方式入學不設招生考試,進校難度小。而上課方式為周末班,詳細情況如下:
02
06
失業沒工作的人員只要符合青島大學在職研究生的報考條件,就可以報考的,例如滿足已獲得學士學位,并在獲得學士學位后工作三年以上等條件,另外失業沒工作的人員報考時也要對畢業證書和專業推薦等內容有充分的了解。
02
06
軟件工程在職研究生權威學校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這些學校不僅擁有優秀的師資力量和科研實力,還提供了多種靈活的上課方式,以滿足不同學員的需求。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