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概貌】
湖北大學是湖北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的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學校地處國家中部地區中心城市、湖北省省會——武漢市內,現有武昌主校區、漢口校區、陽邏校區等3個校區,總占地2000余畝。學校是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
現任黨委書記尚鋼、校長熊健民。
【歷史沿革】
1931年,學校前身湖北省立教育學院在武昌寶集庵誕生,此后迭經國立湖北師范學院、湖北省教育學院、湖北省教師進修學院、湖北師范?茖W校、武漢師范?茖W校和武漢師范學院等時期。1984年8月更名改制為湖北大學,2013年7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簽署文件,共建湖北大學。
【辦學條件】
校舍總建筑面積70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15億元。圖書館總面積46051平方米,館藏中外文紙質文獻225.1萬冊、電子圖書總量273.8萬冊、中外文數據庫268個!逗贝髮W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是全國百強社科期刊。學校公共服務設施優良,擁有中國高校“百佳”食堂。2012年學校入選國家“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通過建設綜合實訓大樓,將進一步改善基礎教學實驗條件。
【師資隊伍】
現有專任教師1100余人,正、副教授620余人。其中,雙聘院士2人。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國家千人計劃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全國模范教師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6人,省“百人計劃”7人、“楚天學者”55人,省“新世紀人才工程”17人,省教學名師5人、省“高端人才引領培養計劃”5人。先后有71人享受國務院和湖北省、武漢市政府特殊津貼、45人獲批國家、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學科專業】
學科專業涵蓋哲、經、法、教、文、史、理、工、農、醫、管、藝等12個學科門類。其中,化學、材料科學2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全球前1%,躋身世界高水平學科行列。全國第三輪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學校有11個學科在湖北省屬高校中排名第一,5個學科在湖北地區高校中排名前三。
學校設有18個學科性學院,本科專業77個。有5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41個博士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點、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2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145個碩士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點,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涵蓋了35個領域)。擁有16個“十二五”湖北省重點一級學科,33個“楚天學者計劃”特聘教授設崗學科。
【人才培養】
現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粕20000人,博士、碩士研究生4700余人。學校大力實施“一流本科教育”工程、“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和本—碩—博貫通培養的“十年樹人計劃”,在湖北高校中率先實施旨在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楚才計劃”、成立了楚才學院,成立了湖北高校首家通識教育學院。在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學生多次在全國“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數學建模大賽、電子設計大賽、大學生英語競賽等重大賽事中獲一等獎。校五人制足球隊自2003年組建以來連續12次獲全國冠軍,3次代表中國參加世界大學生五人制足球錦標賽,并取得中國在該項目歷史上的最好成績。校龍獅團獲第五屆世界龍獅錦標賽北獅項目2個世界冠軍。
有2個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研究生教育實踐基地、7個省級研究生工作站、1個省級人文社會科學拔尖創新人才試驗計劃項目、11個湖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培養計劃。有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項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個省級教學團隊、10個省級品牌專業、4項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1門省級精品課程、3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5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大學生創新活動基地,獲4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67項省級教學成果獎,獲批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項目131個, 省級項目82個。
①本平臺數據來源于學校官網及權威教育網站,部分數據為空可能是學校未公布官方信息;
②如果各招生數據與院校公布數據不一致,請以各高校正式公布的數據為準;
③本平臺高校數據僅作為考生報考參考,請綜合各種信息進行報考。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