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簡章
更多>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學位論文是綜合評判、衡量學位申請者研究水平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依據。因此學位論文學術水平反映了研究者的研究水平,學位論文質量集中體現了在職博士研究生培養的質量。在實際培養工作中,許多大學按照自身學科的特點,進一步補充和完善了在職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制度。例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規定:“在職博士研究生論文的選題應注重學術價值或在技術、工程中的應用價值,論文選題應有充實的科研工作量和創新性”;“進入在職博士研究生論文階段的半年內要提出開題報告。每月至少向導師或指導小組匯報一次論文研究的進展情況”;“做論文期間,應在國內外重要期刊上正式發表或至少己被接受與科研題目有關的階段性學術論文,論文數量不少于兩篇”;“論文申請答辯前,應進行預答辯以聽取專家意見,對論文作必要的修改。申請答辯時,必須有導師對論文的書面評價”。類似的規定,還有西安交通大學促進科技創新的8項措施,其中富有新意的措施有:實行“講座與學術研討制”、“轉換導師制”、“風險選題制”和“在職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基金和拔尖人才基金制”,其目標所指,無一不是在職博士研究生論文。在部分大學的一些院系培養單位,還按照自己的學科特點,進一步制訂關于在職博士研究生論文制度的“補充”的“補充規定”。但是,現行的論文評審及答辯方式卻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具有原創性、前沿性和創新性的論文較少,但論文評價結論卻偏高,論文很容易通過評審及答辯,經常出現“零淘汰”。又如對參與學位論文評審及答辯的專家沒有一套嚴格、完整的遴選機制。評審和答辯專家一般由導師或學科點推薦,通常都是導師的熟人或同行,甚至是導師請來的熟人或朋友,從而在論文評審和答辯時看導師的面子,不能客觀地從學術角度對論文作出公正、合理的評價,評審意見“一團和氣”,評審結果與論文實際水準不符,答辯在某種程度上流于形式。這些現象嚴重地影響了學位論文評審的嚴肅性和評價結果的公正性,導致了在職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下降,助長了一些在職博士研究生對論文研究和寫作的敷衍了事作風,也淡化了在職博士研究生導師的責任感和質量意識,影響了學術風氣,損害了在職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社會聲譽。為了保證畢業論文的質量,大多高校在答辯前對在職博士研究生提交的論文實行匿名評審制,即將論文作者及導師的信息對評審專家保密。但直接隱去作者與導師姓名的常規處理方式,并不能做到真實的盲評,因為論文的其他細節部分(如致謝還有可按照能存在作者與導師的相關信息。、參考文獻和在學期間取得的學術科研成果等)因此,在在職博士研究生提交學位論文時,管理部“雙盲”處理的規定對待評論文進行嚴格審查,審查合格后,才能送審。
國務委員、前教育部長陳至立曾經指出:“……科研經費短缺,實驗條件較差;對學位論文的評閱、評價普遍偏高,有的答辯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研究生教育質量保證和激勵機制尚不完備。可見在學位論文答辯這一質量監控的關鍵環節,淘汰機制并未得到有效實施。根據19%年全國33所研究生院進行的在職博士研究生論文抽查結果,認為在職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價偏高”或“評價過高”的,在導師中分別占57.01%和3.4%;在管理人員中分別占50.58%和11.85%。這說明,對論文評閱評價偏離實際的現象較為嚴重。而論文評價偏高,對把好論文質量關,養成研究生科學嚴謹的學風是極為不利的。論文評價過高源于我國在職博士研究生論文評審人選的地區性、行業性、相關性很明顯,選擇范圍偏小,由此,論文答辯委員會基本上都是聘請與導師熟悉或“關系”不錯的同行來擔任,這就將人情因素不可避免地帶進了答辯現場,其中的部分結果使答辯委員會的在職博士研究生論文“質檢”把關職責大打折扣,在職博士研究生論文答辯很少有不通過的。答辯前和答辯后論文公開化程度不高,外界監督不夠,缺乏像美國的“在線在職博士研究生論文摘要”那樣的大型網絡資源平臺,實現論文資料交互、監督和質詢,這在客觀上給學術不正者以可乘之機。實際上我國的在職博士研究生論文整體質量還難以和國際先進水平比較,而且絕大多數在職博士研究生培養學校還沒有產生過高水平的在職博士研究生論文。我國目前己有在職博士研究生學位授予單位349個,其中獲得過1篇以上全國優秀在職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單位僅有124個。也就是說,有約2/3的在職博士研究生培養單位沒有獲得過優秀在職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且60%(376篇)優秀論文集中在16所高校。也就是說,在有在職博士研究生學位授予權的292所高校中,5.5%的高校產生了60%的全國優秀在職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而在美國1995年,在職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完成率理工科為60%-70%,社會科學為50%-60%,人文科學僅為40%-50%。我國在論文評閱、答辯階段,雖然要“評”和“閱”、“答”和“辯”,但由于種種原因,幾乎都能夠通過,評閱、答辯,實際上己成了形式。近年來,雖然有“匿名評審制”、“一票否決制”、“論文等級制”、“末位淘汰制”等制約措施,但此時“產品”己成或基本定型,也就幾乎沒有一個在職博士研究生能被淘汰。
推薦簡章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01
12
11月25日,管理學院在匯文樓249會議室開展2025屆碩士研究生論文答辯工作。遼寧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王玥,行業專家肖明江,管理學院王海燕教授、邵祥東副教授、郭蕊副教授以及公共管理專業7名研究生參加此次會議。
01
05
為進一步規范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工作,強化答辯對論文質量的保障作用,現就做好2025年春季學期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工作通知如下。
01
02
本學期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資格審核工作開始,資格審核工作依托公共數據庫系統和學位申請系統展開。現將相關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01
01
MBA論文答辯注意事項主要有以下三點:1、思路清晰:在面對問題時,忌諱未弄清題意就匆忙作答。2、全面了解自己的論文:在參加論文答辯之前,學員需要對于自己所寫的論文進行全面了解,3、抓住核心內容:在進行答辯時,有條有理,不能脫離自己論文的核心。
12
27
近日,教育部下發了《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第二批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校、標桿院系、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名單的通知》,我校黨委入選第二批十所“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校”,國際教育學院“孟之舟”黨支部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
12
27
溫馨提示:答辯時間安排在2025年3月8日(周五)、3月15日(周五)、3月22日(周五)3月29日(周五)共四次;學員提前十天到中心辦理答辯資格審查、領取答辯材料等相關手續。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