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推薦
更多>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學校創建于1948年,是吉林省省屬重點大學,我國首批具有學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吉林省省屬院校中最早獲得博士學位授權單位的高校;2011年成為吉林省人民政府與農業部合作共建大學,并成功獲批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項目。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經過68年的奮斗與努力,現已發展成以涉農優勢學科為骨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農業大學,是吉林省農業、農村發展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人才培養搖籃和科技創新基地。
學校占地近1400公頃,其中校園占地面積319.02公頃,總建筑面積80.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額逾22億元,圖書館藏書246.68萬冊。教學、科研資源配置更趨合理。
學校現有各類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成人本、專科函授生在校生規模穩定在9000人以上。現有教職工1838人,其中,專任教師1179人,高級專業技術職稱803人;形成了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全國優秀教師為代表、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充滿活力的高水平師資隊伍。
學校設有研究生院,15個學院, 2個直屬教學部門。擁有 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1 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78 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和13 個省部級重點學科;59個本科專業,7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3 個省級特色專業,9個省級品牌專業;學校現有國家級科研平臺1個,國家部委級科研平臺9個,省市級科研平臺47個,國際合作平臺1個,校企共建平臺3個,各種類型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373個。
學校依托雄厚的學科實力和教學科研資源優勢,堅持“以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己任”的辦學理念,倡導“明德崇智、厚樸篤行”的校訓精神,以內涵發展為主題,不斷優化學科結構和專業布局,大力推進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為核心的教育教學改革,探索并運行以卓越型人才培養模式、“三層次、三結合、五平臺”人才培養模式和“基礎+特色”人才培養模式為主要內容的、特色鮮明的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培養基礎扎實、視野開闊,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強的應用型、復合型、研究型人才。2001年和2007年,兩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評估,兩次均獲得“優秀”成績。“十二五”期間,學生綜合素質大幅提高,獲得國際、國內和省級以上各類學科、課外競賽表彰獎勵近千項。在近年來的辦學實踐中,學校為社會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涌現出了眾多扎根基層、自主創業、服務農業農村的優秀學子,為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堅持科技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方針,走出了一條“把論文寫在吉林大地上”的科教服務之路。“十二五”以來,學校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944項,科研經費達到7.09億。獲國家和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29項,獲獎數量再創新高,省科學技術獎獲獎數量和質量連續多年位居省屬高校首位。形成了以校地合作的“安圖模式”、校村合作的“民樂模式”、校企合作的“博瑞模式”和國際合作的“贊比亞模式”為標志的科技服務體系,培訓各類技術人員、農民200余萬人次,創造技術增收150余億元。
學校堅持實施開放辦學戰略,不斷拓展辦學空間,先后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意大利、俄羅斯、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南非、贊比亞等國家的58所院校、科研院所及有關機構建立了校際交流合作關系。學校充分挖掘、引進國(境)外智力資源,積極派遣中青年骨干教師及在校學生赴外訪學、留學、開展國際科研合作;獲批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一個;大力開展來華留學生教育,是中國政府獎學金、中歐學分生獎學金和吉林省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院校。學校積極開展援外培訓,是省屬高校中第一所開展國家級援外培訓項目的學校,“十二五”期間,為71個發展中國家的393名農牧業官員和技術人員開展了專業培訓。我校代表中國政府援建的首批援非農業技術示范中心之一——中國援助贊比亞農業技術示范中心,已成為“南南合作”典范,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多年來,學校畢業生就業率始終處于全省高校前列,學校連續三次被評為吉林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2012年被評為全國就業工作選進典型院校。此外,學校還先后榮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務處、全國星火計劃先進集體、國家科技扶貧先進集體、全國科技特派員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高等院校后勤工作先進集體、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體育工作先進學校、國家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國家科技計劃執行優秀團隊、教育部高校科技管理先進團隊、全國科協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18次被評為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
“十三五”期間,學校將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著力推進學校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創新發展、開放發展、協調發展,全面增強綜合辦學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加快高水平教學研究型農業大學建設步伐,不斷增強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辦學職能,為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奮力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吉農新篇章!
相關文章推薦
更多>01
21
吉林農業大學免試在職研究生是入學免試,若要申請碩士學位,則要在滿足申碩條件的基礎上,通過申碩考試,考試具體科目根據所選專業而定,另外在職人員報考時要針對考試難度和專業推薦等內容有充分的了解,以避免耽誤正常的入學。
01
10
吉林農業大學同等學力申碩是免試入學、先學后考,分為課程研修班和申碩,兩個階段報名時間安排有所不同。課程研修班報名時間不固定,通常是全年均可報名。學完課程申碩一般是每年3月份報名,每年5月份參加國家統一的申碩考試。
12
31
一、報考條件:1、同等學力課程班需大專及以上學歷,申碩需學士學位滿3年;2、專業碩士管理類需本科3年、專科5年、碩博學位2年,非管理類需本科及以上學歷、學位或專科2年。二、報考流程:1、同等學力是免試入學,先學習課程后參加申碩考試;2、專業碩士需依次參加初試及復試,由院校擇優錄取。
12
31
2021年吉林農業大學同等學力申碩成績查詢流程有兩步。1.登錄學位網:考生等到申碩成績公布后,可登錄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學位網)查詢考試成績,登錄后需點擊“同力統考”欄目;2.查詢考試成績:考生進入主界面后,需輸入考號、身份證號等信息,點擊“查詢”按鈕即可查到考試成績。
12
31
報考吉林農業大學在職研究生還是需要去學校上課的,主要是因為學校的上課方式除了網絡班,還有周末班和集中班。網絡班是學員利用遠程視頻教學,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無需到校上課;而周末班和集中班是面授教學,需要到學校線下上課,因此在職人員報考前要對此進行必要了解。
12
26
根據吉林農業大學的最新通知,2024年同等學力申碩報名資格的現場確認時間定于10月26日,地點則設在北京。這一安排為身處北京的考生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使他們能夠更加便捷地完成現場確認流程。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