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簡章
更多>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很多積友咨詢,為什么自己算的分數與實際分數相差甚遠,實際上這還是對加分指標了解的不夠透徹,下文就為各位帶來北京積分落戶積分計算方法:加分指標該如何正確計算的內容,幫助大家避開容易出錯的幾處誤區。
北京積分落戶積分計算方法:加分指標如何正確計算?
1、社保:
社保計算的截止時間為申報工作啟動的上一年度12月31日,并按月計算(0.25分/月)。補繳的月份不加分,因此一定要記得減去補繳月份的分值。社保計算的截止時間是申報工作啟動的上一年度12月31日,補繳的月份不加分,因此一定要記得減去補繳月份的分值。
提示:北京積分落戶申報資格中的7年社保指的是五險,如缺少一個險種,是無法進行申報的。
北京積分落戶指標(一)社保介紹與解讀
2、住所:
1)從2024年8月起(包括8月),租房的租戶若想獲得加分,必須進行備案。未備案的租房無法享受這一優惠政策。
2)自有房的計分起始日期以房本上的時間為準,而非購房時間。
3)配偶名下的房產同樣可以為您加分,但只計算您婚內的居住時間。
4)小產權、商品房等非住宅用途的房產無法獲得加分。
無論是租房還是自有房,加分都是根據您的社保繳納年限計算得出的。因此,如果您的社保有斷繳的情況,您需要相應減去這部分的時間以避免影響您的加分效果。
北京積分落戶計算器計算:(二)合法穩定住所指標積分及解讀
3、職住:
1)職住加分是從2024年1月1日起開始計算的,之后購買的房產依舊是以房本日期計算。
2)郊區自有房累計12個月按滿1年確定積分,不滿足月份無法加分。
3)社保在郊區繳納只會縮短職住滿分12分的年限,并不會多加分值。
2024年北京積分落戶指標(四)職住區域介紹與解讀
4、學歷:
1)在日常交流中,我們常聽到的10.5、15、26、37等數字,實際上是指全日制的雙證學歷(即畢業前無社保記錄的)的分值,而單證和后續學歷的分值則另有計算方式。單證學歷的分數是以低一級的學歷來計算的,而后續學歷(在學習期間繳納社保的)則需要扣除相應年限的社保和住房分。除了本科學歷按4年計算以外,其他學歷均按3年計算。因此,后續的大專和本科并不具備特別的意義。
提示:原學歷是統招雙證本科,后續碩士單證學歷的情況,可以用本科申報,可獲得15分,若按照后續單證碩士申報,分數僅有1分。
2)國內學歷文憑信息需要經過學信網和學位網的嚴格查詢,確保真實有效。而海外學歷則需要通過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中留服)的認證,才能被承認并使用。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學歷通常只有學位證書,這與國內的雙證制度不同。因此,不要再詢問海外學歷單證能否加分的問題了,只要經過中留服認證,海外學歷是可以加分的。
北京積分落戶指標(三)教育背景(學歷學位)
5、納稅:
1)納稅只看申報近三年,且以入庫日期為準
2)納稅需要連續三年不能出現0元記錄。(第一年可以不算)
3)納稅說的是個人所得稅,其他納稅不加分
北京積分落戶指標(六)納稅加分介紹與解讀
6、年齡:
系統年齡要比實際年齡多2分,實際是47周歲開始扣分。
北京積分落戶指標(七)年齡介紹與解讀
推薦簡章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02
04
自從北京實行積分落戶政策之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積累自己的積分,為了就是實現落戶,讀北京在職研究生積分落戶加分嗎?加多少分?
01
26
北京在職研究生的這種報考方式,需要參加全國聯考和院校復試,報考條件和選擇的專業有關。若選擇管理類專業,要求本科畢業滿3年,?飘厴I滿5年,碩士博士學位滿2年。滿足其他任何一個條件都可以報名。若選擇非管理類專業,要求專科畢業滿2年、本科及以上學歷。
01
22
落戶北京,是多少人的夢想,又是多少人的遺憾。一邊喊著要逃離北上廣,一邊又為了積分拼命。很多人了解到在職研究生可以辦理積分落戶,那么,北京在職研究生證書積分落戶認可嗎?
01
20
現如今,社會競爭是非常激烈的,有些城市為了留住優秀的人才,于是公布了積分落戶政策。目前國內開辦的在職研究生項目發展的非常好,每年都會有數以萬計的職場人士報名。那么,在職研究生可以申請積分落戶嗎?
01
11
北京落戶政策欄目為您分享:近期在北京市民政局等六部門發布的一份通知中提到了有關落戶的新消息,其中提到了北京人才引進和積分落戶,各位有需要的朋友快來了解一下吧!
01
10
2025年上海在職研究生招生院校有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招生專業有工商管理、會計、教育管理、護理、應用統計、電子與信息等等。說到了該地區各院校積分落戶新規全解析,這也是文中會說到的,可作為參考。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